RSS

Monthly Archives: April 2010

脊椎骨骼融合人變矮【蘋果日報】

脊椎骨骼融合人變矮
男子四年縮五吋 治療後難 100%復原

【本報訊】本港每一千人中約有三人患上強直性脊椎炎,大部份患者也是出現症狀時始知患此病。患者不但經常受腰痛及關節痛困擾,更有機會因脊椎關節 受損而變矮,曾有 5呎 10吋的男患者在四年間矮了五吋。有風濕科醫生指,強直性脊椎炎的症狀與一般腰背痛相似,易被忽略而延誤求診,並造成無可挽救的創傷。 記者:梁瑞琼

香港風濕病基金會風濕科專科醫生李家榮指,強直性脊椎炎成因不明,估計與基因及環境因素有關。患者的骨骼會受到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而發炎,當反覆發 炎後,新生骨骼會逐漸加厚,最終可令兩個骨骼融合,多數發生在脊椎及髖關節等。
初期骨骼關節疼痛

患者在發病初期,多會出現骨骼關節疼痛,不適更會伸延至臀部、大腿後及背部底端等。李家榮指,背痛及關節僵硬會持續數星期至數月不等,休息時病情 更會惡化,並會出現晨僵,四成患者會同時併發虹膜炎,兩成人則有腸道黏膜潰瘍,部份人更會變矮。曾有 30歲的男患者,初時患虹膜炎,其後出現背痛及關節痛,直至四年後才確診,但身高已縮水五吋。
30 多歲的家明則較幸運,他 02年出現症狀已確診患上強直性脊椎炎,至 08年病情轉差,腰椎已因骨骼融合拉直,失去應有的弧度,髖骨也發炎受損,「啲關節扯住,成個人會向前舂,呼吸好辛苦,行一步都痛,試過喺馬路中心好似木 乃伊咁,完全郁唔到。」
去年家明更要放棄物業維修工作,後來接受生物製劑等治療後病情好轉,發炎指數降至正常水平,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後,已回復大部份活動能力。
一般 20多歲後發病

李家榮指,強直性脊椎炎會破壞患者的脊椎關節,引致寒背,令患者變矮,由於關節已受損,即使日後接受治療,也不能百分百復原。他指,患者一般在 20多歲後發病,正值壯年,症狀對體形、學業、工作均帶來嚴重影響。
及早診治可減低強直性脊椎炎的影響。李家榮指,根據去年中的最新診斷標準,若出現背痛三個月,發病時又在 45歲以下,檢查又發現有關節炎,或證實帶有一個名為 HLA-B27的基因,加上出現兩項或以上臨床症狀,如牛皮癬、家族史及發炎性下背痛等就可確診。

 
Leave a comment

Posted by on April 29, 2010 in 強直性脊椎炎

 

Tags:

強直性脊椎炎 驗基因早發現

強直性脊椎炎 驗基因早發現

【明報專訊】腰背痛是很普遍的都市病,家明8年前便出現腰背痛,初時不以為意,但其後病情惡化,下背部僵直得無法彎腰,結果變得寒背,人看起來也 矮了數吋,甚至「舉步維艱」,試過在橫過馬路時突然完全無法走路。直至去年,他才確診患上強直性脊椎炎。有風濕專科醫生指出,由於強直性脊椎炎初期病徵不 明顯,難以傳統X光造影檢查發現,結果延誤治療,最新可透過抽血檢驗基因,有助及早發現作診治。

強直性脊椎炎是一種炎性風濕科病症,患者的脊椎、骶髂關節(底椎與盆骨的關節)或髖關節(大腿骨與盆骨的關節)等關節發炎,侵蝕骨骼,而新生的骨 骼會在原有骨骼外圍生長,經多次發炎後,關節的兩個骨骼就可能連在一起,導致下背痛和僵硬。

每千人3患者

風濕專科醫生李家榮表示,強直性脊椎炎的病發年齡多在10多至20多歲,在香港每1000人當中便有3人是患者。他指出,發病初期,痛楚通常由盆 骨開始伸延至臀部、大腿和小腿後面及背部底端,起牀時會出現僵硬和痛楚。李家榮表示,一般人容易混淆勞損性背痛和強直性脊椎炎,他表示強直性脊椎炎與一般 背痛最大分別,是患者做適當運動能夠減輕痛楚和僵硬,過量休息或靜止反而會令病情惡化。

根據以往標準,醫生要在病人X光造影檢查中發現明顯病徵,才能確診病人患上強直性脊椎炎,但往往要待骨骼遭侵蝕數年後,才能觀察到。李家榮指研究 發現95%強直性脊椎患者有一種名為HLA-B27的基因,因此去年的最新國際確診標準指出,若45歲或以下人士,背痛超過3個月,可透過HLA-B27 抗原測試診斷,有助及早診治。

 
Leave a comment

Posted by on April 29, 2010 in 強直性脊椎炎

 

Tags: